|
石棉粉塵的危害與控制一、石棉的種類和理化性質 石棉屬于硅酸鹽類礦物,化學成分Mg6[Si4O10] [OH]8,含有氧化鎂、鋁、鉀、鐵、硅等成分;多數為白色,也有灰色、棕色綠色;呈纖維狀結構;絲絹光澤;硬度2.5~3,相對密度2.2~2.7。石棉具有較好的物理力學性能,抗拉性強,不易折斷,耐火、耐堿,絕緣,某些類型的石棉如溫石棉溶于鹽酸。質純、纖維長的石棉可用作防火、隔熱的石棉布。將石棉放到烈火中直到700~800℃才開始呈現脆弱現象,1500°Cオ開始熔解。 按照晶體結構和化學成分來劃分種類,石棉可以分為閃石石棉和蛇紋石石棉兩類。閃石石棉又可以分成五種。不同礦床的石棉纖維含有不同的雜質,所以同一種石棉的實際成分是不盡相同的。近年發現相同化學組成的各類石棉,既存在著纖維型,又存在著非纖維型,其中非纖維型的葉蛇紋石、鈉閃石、鎂鐵閃石已分別具有名稱,而其余三種尚未定名。 二、石棉粉塵的健康危害和致病因素 石棉粉塵對接觸人群的健康危害主要是導致石棉肺、肺癌和間皮瘤。影響石棉粉塵致病的主要因素包括:石棉種類、石棉纖維長度和直徑、石棉纖維塵濃度、接觸石棉時間和接觸者個體差異等。較柔軟而易彎曲的溫石棉纖維易被阻留于細支氣管上部氣道并清除,不易穿透肺組織深部,直而硬的閃石類纖維,如青石棉和鐵石棉纖維可穿透肺組織,并可達到胸膜,導致胸膜疾患,因此,閃石類石棉(青石棉)明顯強于蛇紋石類石棉(溫石棉)。粉塵中含石棉纖維量越高,接觸時間越長,越易引起肺纖維化,常以累積接觸量(濃度×接觸時間)表示,累積接觸量越大,吸入肺內纖維越多,發生石棉肺等疾病的可能性越大。晚期石棉肺病例其肺組織內石棉纖維可高達千萬或上億根,認為這是導致纖維化病變的主要因素。脫離粉塵作業后仍可發生石棉肺。此外,接觸者個體差異及其生活習性,如吸煙等均與石棉肺發病有關。 三、石棉粉塵控制 預防石棉肺和石棉有關疾病發生的關鍵在于從源頭上消除石棉纖維粉塵的危害,所以尋找和選用石棉代用品是當今世界各國的重要課題,已提出替代產品,如玻璃纖維、巖棉、耐火陶瓷纖維、碳纖維、芳香族纖維等。我國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石棉大國,產品以溫石棉為主,由于石棉的優良特性和低廉的成本,目前還難以做到完全停止生產和使用石棉及制品,因此,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應該從石棉開采的源頭開始,一直到石棉廢物的處置,每一個有可能造成污染的步驟都要嚴格控制粉塵濃度,加強防護措施,并且嚴格執行石棉粉塵排放國家標準。 石棉粉塵的技術控制措施基本上與矽肺病相同,推行濕式作業抑制粉塵的產生;用局部抽出式中央除塵器,捕集已產生的粉塵。采用表面處理的方法改變纖維表面形態,如使用氯化錢、果繼風檸檬酸鋁、稀土、DMSO、水溶性樹脂等對石棉纖維表面進行改性,可降低石棉纖維的危害性。 |